指标化管理的概念很多年前就存在,各个互联网公司都在建设自己的管理平台,学习了很多关于指标管理系统建设的文章会发现,做的事情大同小异。主要是围绕指标管理的痛点问题,相同的事情只要做一遍,剩下的是给予产品化的解决方案,让指标建设、指标复用更加的规范和高效。
主要包括:
1)建立指标生产协同机制,指标的诞生要经过需求申请、审核、数据开发、上线应用流程,收口指标创建过程,避免指标建设的随意性带来的“污染”。
2)制定指标命名、口径说明规范,按照原子指标+业务限定+统计维度的方式,将规则集成到平台内,顺利获得系统规则来把控指标输出。
3)指标字典线上化,解决线下文档(excel)管理指标存在的共享难、更新不及时、权限管控缺失等问题。
4)指标数据逻辑绑定,即除了维护指标的业务元数据外,还要建立指标的技术元数据,指标数据从哪个模型、哪个字段、何种计算逻辑得到。
5)指标输出,指标管理最大的价值还是为数据产品给予数据输出,将Hive层模型同步到MySQL、Greenplumn、Kylin、CK等查询性能更优可以秒级响应的查询引擎,顺利获得接口调用JDBC连接方式直接获取数据。

(部分内容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