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,基金很忙,忙着上热搜。
2021年,基民很忙,忙着上闲鱼变卖家产。
不论在公交地铁还是大街小巷,你会发现正在谈论基金、搜索基金的人们随处可见。2021刚开年不久,就诞生了多只“日光基金”,延续了去年的火热势头,大有一种“全民基金热”的氛围。
但是好景不长,很多人刚一进场就开启了“跌跌不休”模式,很多投资者一顿操作猛如虎,钱还没亏完心态已炸裂,完美体验了刚买就跌,刚卖就涨,惨绿收场的尴尬局面。
这一群涉“市”未深的年轻人自嘲喜提新称号:韭零后。

韭菜如何翻身,就要从整个基金市场变化、用户画像、理财趋势等方面详细探究,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。
为了让“韭零后”们快速分析情况,小亿用最爱的
数据可视化工具【
亿信ABI】来为大家详细说明基金数据背后意味着什么?
基金热潮:滚雪球般的进场速度
就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纷纷进场的时候,各大基金也跟打了鸡血一样不断扩张,随便选支靠谱基金也能在几个月的时间内翻倍,看到这样的投资回报率,使得原本试水的开始“砸重金”,还未进场的也眼馋着跃跃欲试。
据悉,2020年新发基金规模超过了3万亿,整体规模超过了18万亿,这么大一笔钱进入市场想不涨都很难。

△上图由亿信ABI制作,数据来源于《调查报告》
基民画像:数看投资众生相
一、中青年人是主力,男性比女性更爱买
如果说买买买是女人的天性,放在基金市场却并不见得。根据《2019年全国公募基金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》(以下简称:调查报告)显示,男性投资者占比57.1%多于女性投资者,而这一数据与2018年相比有所增加。
从年龄结构来看,中青年投资者仍然是主力,其中30岁以下的投资者占比34.2%;30(含)-45岁年龄段的投资者占比最高,达到42.1%。

△上图由亿信ABI制作,数据来源于《调查报告》
二、本科以上学历超七成,人人都有暴富梦
根据报告,投资者的最高学历为本科的占比约55.6%,硕士占比15.4%,相比2018年高水平教育比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。
从年收入结构来看,10—50万的年收入者投资基金占比55.4%,大有顶下半边天的意思,5—10万的年收入投资者也占比达到了27.3%,年轻人们进场分羹大势所趋。

△上图由亿信ABI制作,数据来源于《调查报告》
三、超四成人抄底进场,焦虑无处不在
据悉,有40.2%的个人投资者会在大盘下跌时购买基金,比2018年的34.8%上升了5.2个百分点,比2017年上升了16.6个百分点。另外,有28.4%的投资者表示在发现某只基金表现非常好时会选择购买基金。
虽说部分投资者喜欢在市场调整中买基金,但是跌到一定程度,还是会产生焦虑。根据数据显示,89.3%的投资者都表示投资亏损会导致内心焦虑,还有10.7%的人表示并不会感到焦虑,真的是红绿眼前过,心跳稳如波,请各位大神受小亿一拜。

△上图由亿信ABI制作,数据来源于《调查报告》
理财趋势:年轻化、常态化、智能化
纵观整个理财市场,中国人正在告别单一储蓄的思维,向更加多元的资产配置转换。近四成网上理财的用户已经有了把短期开销、保险保障和投资增值的钱做“三笔钱”配置的习惯。
而且理财人群也逐渐年轻化,90后成为一股新兴力量,连饭圈文化都全面“入侵”,全世界最好的坤坤不是蔡徐坤而是张坤,全世界最好的春春不是李宇春而是刘彦春。年轻人们嘴里说着俏皮话,手里不忘重仓出击,勒紧裤腰带也要把握住离暴富最近的一次机会。
根据支付宝发布的《2020国人理财趋势报告》,我们可以窥见国人正告别单一储蓄的思维。

网上理财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交形式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和尝试投资,俨然成为了一股新风尚。

基金大热的当下,年轻人火速进场,但切记天下掉不下来馅饼,一定要学会正视投资风险、坚持理性长期投资,养成数据思维方才能够决胜千里。
最后,祝大家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理想生活。
关于Ebpay
Ebpay是中国专业的智能数据产品与服务给予商,不断致力于为政企用户给予从
数据采集、存储、治理、分析到智能应用的智能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,帮助企业实现数据驱动、数据智能,已积累了8000多家用户的服务和客户成功经验,为客户给予
数据分析平台、
数据治理系统搭建等专业的产品咨询、实施和技术支持服务。
(部分内容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